国家要运转全国有多少个证券公司,要建学校修路,要保障民生,这些钱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,得靠各种渠道一点点攒起来。
中国财政体系分四个大预算板块:一般公共预算、政府性基金预算、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。
这四大来源构成了国家财政的主要支柱,每一块都跟老百姓的生活紧密相连。你上班缴税、买房交费、用电用水,这些行为都在无形中为国家添砖加瓦。
税收主要来自增值税、所得税、企业所得税、关税啥的。2024年,全国税收收入达到174972亿元,虽然比前一年降了3.4%,但仍是核心力量。
为什么降呢?工业生产价格持续低迷,有些税种受影响较大。比如增值税,就从生产销售环节征收,你买东西消费,企业生产经营,都得缴这个。
个人所得税呢,从工资薪金扣起,超过起征点就按比例交,2024年这部分收入也在其中。
关税来自进出口贸易,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,港口货物进出频繁,关税自然不少。你进口手机或化妆品,价格里就含着关税。
企业所得税基于利润,企业挣钱多就多缴。
这些钱用在哪儿?支持教育医疗、基础设施啥的。你孩子上学免费义务教育,背后就有税收支撑。老百姓贡献税收,其实就是在为自己和家人买份安心,国家用这些钱回馈社会,让生活更稳当。
非税收入是另一个重要部分,也在一般公共预算里,2024年达到44730亿元,增长25.4%,增幅挺大。主要因为中央单位上缴专项收益,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啥的拉动。
非税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、罚没收入、政府基金收入等。行政收费比如办证手续费,罚没是违反规定罚款,政府基金有土地出让金。
土地出让收入大头,地方卖地开发房产,资金进财政。罚没收入维护秩序,你乱停车被罚,钱就进了国库。
这些收入不像税那么强制,但也直接影响生活。2024年非税增长快,部分因为一次性安排上缴,地方依法加大国有资源利用。
老百姓怎么贡献?开车守规避罚款,但如果违规,罚金就是贡献。办业务交费,也在帮国家积累资金。这些钱多用于特定项目,如环保治理或城市建设,你小区绿化好转,背后可能就有非税基金在出力。
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来自国有企业分红和资本运作,属于国有资本经营预算。国企包括电力、石油、电信这些巨头,国家持有股份,盈利上缴。
2024年,这部分收入在整体财政中占比不高,但战略意义大。国企亏损项目如电网高铁,国家补贴,但盈利部分上缴。比如中石油中石化,油气开采盈利,分红进财政。地方国企也类似,资源型企业缴资源税外,还上缴利润。
你加油、打电话、坐高铁,消费支撑国企运转,盈利再回财政。2024年国企改革深化,分红比例调高,收入更稳定。这些钱用于再投资国企,或补充社保啥的。
社会保险收入是社保基金预算的核心,来自个人和单位缴费。包括养老、医疗、失业、工伤、生育五险。
2024年,社会保险费收入约8.6万亿元,人口基数大,缴费人多。个人缴一部分,单位缴大部分,按工资比例扣。税务部门征收32.8万亿元税费中,社保费占大块。
支出也大,养老金发放、医院结算,结余不多。但这些收入让社会更公平,老有所养病有所医。老百姓缴社保,其实是为自己存份未来,国家统筹用好,确保系统可持续。
这四大来源不是孤立的,它们互相补充,形成完整财政网。
一般公共预算管日常开支,税收非税为主;政府性基金预算多用于基建,土地收入关键;国有资本预算专注国企管理;社保预算保民生。
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702亿元,增长1.3%,反映经济韧性。税收降但非税补上,整体稳住。
财政不是抽象的,国家强大靠每个人小举动。缴税不是负担,是参与国家建设;缴费不是白交,是为自己铺路。
你缴的那些钱,换来更好的路、更安全的网、更可靠的养老,是不是挺暖心?
财政收入从大家而来,也为大家所用,这就是循环的真谛。
参考资料
2024年中国财政收入比上年增长1.3% 东方财富网全国有多少个证券公司
盈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